超声扩散波复合成像仿真(ultrasound diverg_wave compound imaging simulation)
超声扩散波复合成像仿真(ultrasound diverg_wave compound imaging simulation)
与传统超声聚焦成像相比,扩散波成像通过一次发射可以获取整个感兴趣区域图像信息,优势、劣势与平面波成像一样,与平面波成像不同之处在于扩散波通过虚拟一个发射源进行发射。
本文通过Filed II对线阵、凸阵、相控阵进行扩散波复合成像仿真,通过发射延时控制波阵面的形成,对于发射延时的计算可以看上节超声成像发射声场仿真(Ultrasound Emit Field Simulation)。
本文仅对波束合成进行仿真,不涉及额外处理,如发射变迹、接收变迹等。
Field II仿真包含四个部分,
- 参数配置
- AD数据获取
- 波束合成
- 图像显示
在线阵中会对上述部分进行说明,凸阵、相控阵设置流程一样
一 线阵扩散波复合成像(diverg wave compound of linear array)
上图描绘了三个虚拟发射源位置,当定义了$r、\theta$虚拟发射源(红色点)的位置$(Virx,Virz)$就可以计算出来。发射源位置确定,发射延时即确定。
波束合成中的延时由上图中的两部分构成发射延时$Txdelay$和接收延时$Rvdelay$,在仿真过程中需要减去数据采样起始时间$stime$,在实际工程中$stime$可以代表波束合成参数准备时间、声束在透镜中传播时间、校正发射脉冲产生时间等,具体根据工程实现的方式去计算。对于延时时间最终转化为:
$$
delay =Txdelay+Rvdelay-stime
$$
在Field II中$stime$由下面的函数返回
1 |
|
$Virx = r*sin(-\theta)$
$Virz = -r*cos(\theta)$
$Txdelay =(sqrt((x_n-Virx)^2+(z_n-Virz)^2))/c$
$Rvdelay = (sqrt((x_n-x)^2+(z_n-z)^2))/c$
$r = 4cm$最终结果为
$r = 8 cm$最终结果为
从图像上看$r$不同对于旁瓣有影响
从仿真效果上看15个角度旁瓣少,主瓣窄,提高扩散波发射角度数量可以有效提升图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。
二 凸阵扩散波复合成像(diverg wave compound of curve array)
仿真流程与线阵一样,不同地方在于发射延时计算方式与线阵不一样,波束合成中延时的距离计算需要由极坐标系转化为笛卡尔坐标系,坐标系转化后应该如下图:
按照线阵的流程配置,最终结果为
三 相控阵扩散波复合成像(diverg wave compound of phase array)
相控阵发射设置与线阵完全一样,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接收位置需要由极坐标转化为笛卡尔坐标系。坐标系转化后应该如下图:
按照线阵的流程配置,最终结果为:
相控阵仿真效果相比平面波复合效果差,暂时没找到原因,==插个眼==,有知道的可以说一下。
总结
通过Filed II仿真了线阵、凸阵、相控阵的扩散波束合成,从仿真结果上看与平面波一样,增加复合角度数目,可以有效提升图像的分辨率和信噪比。
感兴趣小伙伴的可以对比一下平面波与扩散波成像。
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SA 4.0 协议 ,转载请注明出处!